小学教师心得体会和感悟3000字经典范文

“没有阳光,就没有万物的生长;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的生命;如果没有老师的教诲,就没有我们的前进与成长。”这句话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我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好老师,他们带我从无知的荒漠走向了知识的绿洲,他们是我成长道路上引航的灯塔、通向理想彼岸的舵手,他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由衷敬佩,也给了我无尽的温暖和力量。带着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无限崇敬和向往,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热爱,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想在这一方讲台上,同样为每一个学生指路引航,引铃他们到达胜利的彼岸。

2017年×月,我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我来到XXX小学开始了我的梦想之旅。在这短短三年时间里,我深感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不易,每次站在讲台上,透过那么多双渴求知识的眼晴,我感受到了这些学生父母的期待和厚望,我感受到了教师这两个字背后承载的沉甸甸的责任。教师对我而言,已不单单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信念、一种信仰。每每想到在这由知识、理想、信念汇成的三尺讲台上,我的一举一动将会对孩子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就感到责任重大、使命重大。

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什么品质?XXX总书记为全国教师指明了方向:“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不应该限于一方讲坛,更要承担起该有的社会责任、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要把教育事业作为一种信念来坚守、作为一种信仰来追求,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做到引铃时代、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努力争做一个具有教育情怀的新时代“四有”教师。

在这种思想的引铃下,在这种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下,从教这三年来,我始终坚持让“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全面成长,让每一个家长都放心”的信念,努力钻研,不断进取,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中。从一开始走上讲台的忐忑不安到现在与学生们打成一片,从认为应对小学教学戳戳有余到现在认识到教育行业的博大精深,每一步的前进都是源于我对日常教学工作的思考与积淀。

“教育的初心是什么,我应该给学生们带去什么样的能量与价值?”是我不断思索的问题。信仰是教育的灵魂。有教育信仰的教师,除了有对教育学知识的熟练掌握、对教育意义的深刻把握之外,还要理解自己对学生、对社会、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和义务。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信仰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到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体现在行动上。

在学校,我承担的是小学四年的数学教学工作,很多学生处于好动的年龄,加之数学这门学科相对枯燥、导致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路径。比如,在教立方体的体积公式时,许多学生不了解圆锥的体积公式,为什么它的底面和高度相等,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为了让学生能彻底理解其中的含义,我用空心的锥形容器和一个带有刻度的空心圆柱形容器等教学辅助工具,进行现场模具演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验证更直观地了解知识,加深记忆。

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不仅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在数学对同学们来说已经变成了新鲜有趣的科目了,看着大家在课堂上的踊跃发言和气氛热烈的课堂互动,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是一般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除了不断探索教学知识之外,我还积适应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大环境,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从教以来,我一方面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到与时俱进,创新求索,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另一方面在日常具体教学过程中,我除了把教学的焦点放在学生们的成绩上外,还注重对学生思想和生活上的关心关爱,用心去解读学生的每一张笑脸或苦脸,用心去剖析学生每一次的洋洋得意或垂头丧气,用心与学生分享每一次的喜悦、面对每一次的失败。我总是竭尽所能呵护着孩子们的求知欲,小心翼翼地培养着他们的自信心。 

除了承担数学教学任务外,我还担任班主任,这对于我这个刚步入教育行业的新人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印象很深的是班上有一名学生调皮好动,成绩班垫底,是典型的“不安分”分子,让老师家长头疼不已。在仔细分析了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后,我似乎找到了破解他心结的“秘密钥匙”。在以后的每堂课上,我都会给予他更多的关注,比如会经常有意降低难度提问他,给他提供表现的机会,并对他的每一次回答予以鼓励与肯定。有时会刻意让他帮助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缩小与优等生的差距,也能享受一些成功者的喜悦,感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信任。

为了帮助更多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花了大量的精力与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进行交谈,与家长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想法,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通过这种形式的沟通和交流后,我充分了解了学生状态和想法,和他们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在这种关爱和理解下,不仅这名学生的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过去那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了一个遵守纪律,善于思考的孩子,其他差等生也纷纷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班拧成了一股绳。

在进行无差别教育的同时,我还不断求索,去寻找和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挖掘每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实行“个性化”的教育,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比如:对于班上子学习能力差,但动手能力和运动细胞很强的学生,我就给予他们积肯定,并让他担任劳动课代表和体育课代表,有些孩子成绩很好但为人处事和动手能力很差,我就给他们讲一下名人故事,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学会与周围同学的沟通交流,有利于拓展自己的世界观。

这样“个性化”的教育让学生们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在学校这所象牙塔里,他们每天总是充满了新鲜感,对学习充满了动力与活力,试卷与成绩对他们而言不再是一个阻挡快乐的“枷锁”。我想,一个教师有一颗博爱的心是学生努力想学好这门课程的不竭动力。

有人说:“陪伴是长情的告白”。只有爱才愿意去陪伴,作为一名教师,有多爱你的学生,就会给予他们多少的陪伴。而他们也陪伴着我们成长,成为更优秀的教育者。这三年来,无论酷暑寒冬、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教室里的等待;放学路上的护送;每一个学生出现的地方,都会留下我的身影。平时与同学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交织着多种情感,构成了难忘的回忆。

每天和学生相处,总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发生,有些让人头疼不已、有些让人忍俊不禁,还有些让人哭笑不得,但更多的是被学生的纯真可爱所感染着,被他们的许多美好举动温暖着。每当走上讲台、走进学生,注视他们天真的小脸、灵动的眼神,细听他们时不时提出离奇而荒诞的问题,总是会有无穷的乐趣。而与同学们相处中我也体会到温暖情感,体会到纯的友爱,在每次的教师节来临的时候,我都会收到一些学生送来的贺卡,里面有的只有歪歪扭扭的字体写着“老师,节日快乐”,但就这么小小一句问候,让我感到作为一名教育者的幸福。

前段时间,为了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教学的影响,我积响应学校的号召,进行网络直播授课。万事开头难,还记得为了上第二次直播课,我不知道做了多少份教学设计,修改了多少次课件,每次都要精益求精,确保教材、教参和课件都要熟记于心,好在教学效果不错,得到了家长们的肯定,这期间付出再多的辛苦也值得。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是一种无声的力量,浸染着学生的生命,也锤炼着我们的品格。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始终抱有深切的教育情怀,保持着面对喧嚣的淡定与从容,要始终坚信教育的美好,恪守内心深处崇高的道德法则,始终用满腔的热情教书育人,成为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导师,在与学生共同成长中不断完善提升自己。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华采传媒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在线客服

文案代笔联系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