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示和报告如何写?这个失误很多人遇到过,是不是似曾相识

【经验谈】

请示和报告是两种经常使用的公文文种,实际工作中很容易混淆。它们虽同为上行文,但有许多的不同之处。

80%的笔杆子都犯过同样的错误,那就是在报告中夹杂请示事项,或是在一篇请示里,请示多个事项。

切记:请示只能“一事一文”、“一事一请示”,报告则一文一事,一文数事均可。

 

第一,报告是上行文,用来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报告是上级机关了解下情、制定方针政策、指导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下级机关及时反映情况,取得上级的支持指导的重要途径。对于重要事项,下级机关应及时向上级机关、主管部门呈送报告,或按照报告制度的要求向上级写出报告。

第二,请示也是上行文,用来就某项工作或事情向上级请求指示或批准,要求上级答复。

 

第三,首先,报告不需要批复,请示必须有批复

请示是为解决具体问题,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因此必须有批复,以便指导下级机关的公务行动。

比如,某部委直属单位《关于召开××会议的请示》,那么上级部门和领导在收到这个请示之后,就必须针对请示中提

到事项做一个明确的批复:是同意还是不同意,或者是部分同意,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报告一般不需要批复,但是报告中可以提出工作建议。

工作建议报告,分为呈报性建议报告呈转类建议报告两种。呈报性建议报告常以陈述存在问题为主,而呈转性建议报告多以具体意见为主。

需要注意的是呈转类建议报告则切忌要求上级指示或者批准、批转,因为虽然是建议报告,但它更多承担的还是提供可供上级参考的措施、方案、方法、建议和意见等,它的职能还是仅供上级参考。

与此相对应,上级单位对请示进行批复时,是针对主送单位而下的;而上级单位针对呈转类建议报告的批复,则不一定仅仅是针对主送单位下批复,而多把报告的相关内容呈转给适用报告内容的相关地区或者单位。

 

第四,请示和报告的行文时限不同。

请示针对将要发生之事,报告则多针对已发生或者正发生之事

请示是请求上级对自己的公务活动作出指示或者批准,所以应该写在事情发生之前,在事前就某一具体问题向上级请求指示或批准。

报告则可写在事情发生之前、之中或之后,可在任何合适的时候对工作做出报告,以便于上级了解工作的进程和状态,对工作做出应有的支持和指导。

第五,请示和报告的写作性质不同

请示是请求性公文,重点是请求事项。报 告是陈述性公文,侧重点是汇报情况。

 

第六,请示和报告的内容含量不同

请示只能“一事一文”、“一事一请示”,报告则一文一事,一文数事均可。

对于内容较复杂的报告,要围绕一个中心,分项表述,突出重点、详略得当,避免内容重复和交叉。

对于请示,主送机关只能写一个,不能多头主送。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华采传媒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在线客服

文案代笔联系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