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人用人重在“该用谁”,而非“谁该用”,这篇讲话提出五条标准

落实好干部标准,核心是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干部的“高素质”,第一位的是政治素质要高。要严把政治关、品行关、廉洁关,加强干部“政治体检”,深入识别干部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确保选出来的干部首先是政治上的明白人。对那些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上打折扣、耍小聪明、搞小动作的“两面人”,实行“一票否决”;对那些热衷于搞小圈子、拉帮结派、搞人身依附、把组织培养选拔看作私人恩情的干部,要坚决挡在门外,坚决不能用。认真落实“凡提四必”制度,前移关口,动议即审、该核早核,既不放过有问题的干部,也不耽误没问题的干部;落实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在人选廉洁自律结论性意见上“双签字”等措施,坚决防止“带病提拔”。
二要注重人事相宜用好干部
选人用人,为的是干事创业,必须坚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大力培养选拔政治过硬、具有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干部,包括选拔结构性人选,也要与培养选拔专业化干部结合起来。要综合考虑“该用谁”而不是“谁该用”,动议干部时首先从班子功能、岗位需要来考虑人选,决不能只考虑该提哪些干部了、该轮到谁了,使班子的专业素养整体适应一个地方发展需要、一个单位核心职能。要从“更适合、更胜任”角度考量干部,不简单看是否学过什么、干过什么、分管过什么,更要看干成了哪些事、干得怎么样、管得好不好,全方面比较分析,选拔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干部。要知道具有相关专业素养的人在哪里、从哪里去找,统筹干部队伍资源,拓宽识人选人视野,探索专业化人才的选拔方法和路径,努力在更大范围、众多可能的人选中,把更合适的选出来。
三要改进方式方法考准干部
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先进行谈话调研推荐,再进行会议推荐,深入分析、比较择优,防止简单以票取人。要把谈话作为具体深入了解人选情况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方式,不简单限定谈话范围、时间和模式,注意与“他管的”“管他的”知情人和敢讲真话的人多谈、细谈、深入谈,把情况谈深谈透。要把功夫下在平时,注重干部的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按照“五观察五看”要求,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考察识别干部,完善平时考核机制,加强综合分析研判,使组织对每个干部的评价都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四要立足长远发展培养干部
着眼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层级,统筹各方面干部,统筹干部选育管用,加强政治历练,优化成长路径。注意把事业发展、工作需要、岗位要求和培养选拔干部、促进干部成长、调动干部积极性结合起来,把组织培训和个人努力结合起来,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注重使用好各年龄段干部,统筹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工作,保证各级各类干部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
五要创新方法手段管理干部
要善于运用大数据思维,积极构建干部管理信息系统。继续完善“两强四双”组织考评体系,在全市开展干部档案数字化工作,推进市管干部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和电子名册查阅系统的研发,探索建立市管干部监督信息数据库,整合巡视巡查、经济责任审计、信访举报、日常考核、工作调研、民主生活会等各方面信息,通过数据汇总、资源共享,不断优化管理、推进创新、提高质量。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华采传媒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