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门如何选人用人?主要是五大标准,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这是解决“依据什么选人”的问题。我们选干部配班子,归根到底是为了事业发展。要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坚持为党的事业选人用人。坚持事业为先、人随事转,对空缺岗位特点、专业要求开展分析,细化选人的标准和条件,先定规则后考虑人选,事业需要什么人就配什么人,岗位缺什么人就补什么人。
二要突出立体考核,强化精准识人
这是解决“如何发现人考准人”的问题。要定期听取分管领导和单位主要领导的意见,详细记录下来,及时整理汇总,提前掌握和储备一批合适人选,防止急用现找、降格以求。要灵活采取谈话方式,综合运用询问、追问、引导、交流等办法,适度拓宽谈话范围,让知情人讲知情话,注意从上下级、左右同事和群众的评价中,从前后的一贯表现中,具体深入了解人选情况。要坚持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考察识别干部,把功夫下在平时,通过工作调研、平时考核、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述德等渠道,了解干部日常表现;注重采取实地考察、延伸考察、专项调查等方式,深入到干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了解情况,全面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和八小时内外的现实表现,跟踪掌握干部的活情况、新变化。对正、副职岗位人选,对地市以上机关、县乡基层班子成员人选,探索差异化考察办法。
三要突出综合研判,强化人岗相适
这是解决“如何用对用好人”的问题。要常态化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及时了解班子运转状况,坚持历史地、全面地、辩证地评价干部,横向比较看人选之间差异,前后分析看干部发展变化,既了解干部长处,也了解干部短处,还要了解干部难处;既知人之长、知人之短,又知人长中之短、短中之长,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看潜力。通过综合分析研判,把事业需要什么、岗位需要什么,以及干部期盼干什么、干部适合干什么都搞清议透,多考虑“该用谁”而不是“谁该用”,切实从符合条件的对象中看谁更优秀,从优秀对象中看谁更合适,把最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岗位,让好干部派上好用场。
四要突出结构优化,强化整体质态
这是解决“怎样配班子”的问题。握指成拳才有力量,选干部配班子既要看个体素质与岗位的匹配度,也要看与班子成员之间的契合度;既要认真落实学历、性别、年龄、党派等“数字结构”要求,也要充分考虑经验、专业、特长、潜力等“能力结构”要求,努力实现班子成员年龄层次相符、知识能力相长、经验经历相补、性格气质相容,实现“1+1>2”的选配效果。
五要突出组织把关,强化标准程序
这是解决“谁来选人”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把好政治、品行、廉洁等标准关,注重考察干部的政治素养和政治品质,注重干部在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上的表现,对政治上有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要把好动议、推荐、考察等程序关,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程序,坚持“凡提四必”制度,前移审核关口,动议即审、该核早核,落实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双签字”制度,坚决防止“带病提拔”。要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结合巡视巡察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带病提拔”倒查工作,发现问题、严肃查处,强化“不敢”的震慑;要扎紧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的制度笼子,严格执行干部破格提拔、任期未满调整等事项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一报告两评议”、履行用人职责离任检查等制度,筑牢“不能”的堤坝;要加强组织人事纪律教育,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搞安抚许愿,对个别向组织要所谓“说法”的,严肃批评教育,增强“不想”的自觉,努力形成风清气正的用人生态。
节选自【机关笔杆子提升圈】,本圈由省部级笔杆子建立,旨在促进体制内笔杆子之间的交流,共享机关公文写作精品资料,让公文写作变得轻松,让写出的材料更精彩,让天下没有难写的公文!加入圈子后,即可通过群公告获得千万字、上万页海量机关公文写作资料,以及大内笔杆子的专业辅导。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华采传媒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