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大不相同不能混淆!两者区别在这里

由于两者有以上相似之处,很多笔杆子写作时常会互相混用,因此,我们还应看到两者在本质上的不同之处。在实际工作中尽量避免出错。
第一、适用范围不同
会议记录是用于记载会议情况、会议报告、会议讨论、会议决定等内容的书面文字材料,是会议情况的真实反映。不论会议规模大小,凡属正式会议都要作会议记录。这是领导者、管理层对自己所讨论的工作和所形成的决策负责的表现,是对后人和历史负责的表现。
会议纪要是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公文。会议纪要的制发是有选择的。通常只有大中型会议和比较重要的会议,特别是在形成了会议精神并有决定事项时,才有必要制发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主要用于向上级汇报会议情况,以便及时得到指导。 用于会后在相应的范围内指导工作,解决问题,作为检查贯彻会议精神的重要依据。同时,一些重要会议的纪要,可以作为指导性文件下达或者登报宣传,因而这类会议纪要具有正式公文的效力,可以作为领导和推动工作的重要工具。
如果会议只是传达上级精神,听取意见,表态发言,没有议定的事项, 就没有必要制发会议纪要,但会议记录必不可少!
第二,载体性质不同
会议记录是一种原始的记录材料,不属于公文!会议记录不允许公开发布,只是作为资料和凭证,有条件地供需要者查阅利用,起到文献资料的作用。其载体是会议记录簿,可根据单位的大小或会议的要求来设置,没有统一的规定,既可以是会议记录簿,也可以保存影像资料。
会议纪要是一种法定的公务文书!一经下发,便对有关单位和人员产生指导作用和行政约束力。其载体是文件,必须用正式文件的版头形式来发布。
第三,制作处理程序不同
会议记录是在会议进行中当场记下的,其处理相对简单。记录员按会议进程记录会议情况,然后对记录材料作一些整理,达到完整、准确、清晰、整洁的要求后,经领导核准过目签字即可按规定入档,妥善保管,确保其发挥可靠的凭证作用。目前,影音资料也可以保存。
会议纪要是在会议结束后,根据会议记录加工整理而成的一种法定的公务文书,其撰写、制作必须严格按照公文制发处理程序进行。
比如,从受权撰稿到领导签发,要遵循公文拟制程序;从正式印发到周转使用,要遵循公文运转程序;从文件收缴到归档立卷,要遵循公文管理程序。
会议纪要有一套固定的公文制作处理程序,这充分体现了会议纪要制作与使用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第四,内容侧重点不同
原汁原味地记录会议情况,是会议记录的最大特点。会议记录必须完整准确地反映会议的原貌,记录人按会议进程顺序记录, 凡是会议涉及的内容、事项,无论巨细,一律记载。如,会议的进展过程要详细记录; 会议的议题和议程要点要突出标记;会议发言和讨论内容要一一罗列;会议结果和议定事项要一字不漏地准确记录。总之, 会议记录越具体、越全面、越准确,其使用价值就越大。目前,很多单位都采用录音录像形式保存。
“纪实”与“表述要点”是会议纪要的突出特点。一个会议通常有一个主题,撰写会议纪要就得抓住这一主题,抓住会议的主流和会议讨论的本质去整理、提炼和概括材料。
会议纪要的重点是会议作出的决定、得出的结果,少写或不写作出决定与得出结果的过程。对不够系统的材料要归纳整理,集中概括出最基本的有指导性的观点和意见,不可将会议记录原封不动地照搬,或者将全部的决定与结果一一罗列 出来。因此,突出会议重点,体现会议精神; 讲求内容的概括性。
第五,保密要求不同
会议记录虽没有标明密级要求,但其密级程度往往高于会议纪要,而且需要长期保存和保密。
作为历史资料的会议记录不允许对外公开发布,因此,通常由本单位负责人或办公室主任指定相对固定的人员记录会议情况,这不仅有利于记录簿的保管,更有利于记录内容的保密。记录员的工作直接对单位领导负责。
会议纪要则具有传达告知功能。一方面可用以向上级汇报会议情况,以便上级了解并得到上级的及时指导;另一方面可用以向下级传达会议精神,以便贯彻执行会议的决议。会议 纪要制发后立即生效,在一定范围内发布,供人们阅读使用。其密级由机关内部确定,有些普发性的会议纪要往往不标密级。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华采传媒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